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客家風雲》第6期(1988年4月1日)目錄

  ‧社  論‧
    〈政府應該大幅度調整農業政策〉,頁3
    〈凝聚客家力量此其時矣!〉,頁3
鍾春蘭,〈編輯報告〉,頁4-5
  ‧讀者投書‧
劉國暉,〈何必隱瞞「客家」的身份?〉,頁8
徐文進,〈民進黨請勿自我侷限〉,頁8-9
張曉堂,〈不做「隱形人」!〉,頁9
徐建功,〈六堆的客家活動少了!〉,頁9
蕭盛和,〈「燕寮」宜更正爲「菸寮」〉,頁9-10
竹東讀者,〈「竹東彭屋」的幾個疑點〉,頁10
謝森琳,〈客語化文字〉,頁10
  ‧社  會‧
邱壯飛,〈台灣客家農民的怒吼與無奈〉,頁11-13
陳冠中,〈農民「火起」了!〉,頁13
  ‧政  治‧
黃森松,〈客家人位於轉捩點上--台灣省各縣市地方政壇的「陸沈」趨勢〉,頁14-17
  根據選舉資料的統計分析顯示:客家人在台灣省各縣市地方政壇上,目前已呈現相當明顯的「陸沈」趨勢;如何有效地加以遏止,並突破藩籬,實在值得深思。
田秋禾,〈「牛欄肚鬥牛嬤」--苗栗的派系鬥爭可以休矣!〉,頁18-22
  爲明年的選舉,年初以來,苗栗縣內劉、黃兩派的政治人物已頻頻展開熱身運動,使得地方派系之爭又成爲當地的熱門話題。近四十年來,劉、黃兩派的意氣之爭,不僅阻礙了地方的發展,更妨碍了年輕菁英的政治前途。如今兩位掌門人都垂垂老矣!爲地方建樹及和諧設想,派系的鬥爭應該可以休矣!
鍾春蘭,〈從國民黨到民進黨--專訪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邱連輝〉,頁58-63
  二十七歲即當選全省最年輕的屏東麟洛鄉鄉長的邱連輝,二十五年來,他歷任兩屆鄉長、一屆縣議員、兩屆省議員、一任縣長以及省府顧問兼省訴願委員會主任委員。目前是立法委員,也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民國五十一年他擔任鄉長時,即被國民黨延攬入黨,直至民國六十五年,因未獲省議員的提名,憤而違紀競選,並走入黨外陣營至今。在本省客籍的政治人物中,邱連輝建立的個人形象、問政態度,頗受讚譽,在客家鄉親中也有他一定的影響力。早期在國民黨十四年的黨齡中,邱連輝即表現不俗;在被認爲帶有「閩南沙文意識」的民進黨中,他也能脫穎而出。從國民黨到民進黨,他的心路歷程如何?政治環境的激變,國民黨的作風日趨民主,他的感受、心境又如何?而客家人的身份是否促使他對台灣前途的看法更客觀、理性?……
  ‧封面故事‧
范思源,〈重溫傳統的「客家婚禮」--欣見苗栗縣客家民俗文物推廣會錄製「客家民俗與藝術」〉,頁23-27
  禾埕上搥精粑的吆喝聲,大廳走廊子弟班吹奏的悅耳八音,厨房內婦女準備奇鷄、奇鴨的歡笑聲……在在都勾起兒時溫馨的回憶。
  ‧客家心聲‧
戴宗立,〈反省、認同與傳承--客籍大專靑年座談〉,頁28-33
  在台灣,現今客家話、客家文化已面臨危機;在政治及經濟上,客家人的地位及處境也堪憂。面對時代激變、社會日趨多元的強大衝擊,客家人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客家年靑一代是客家的希望。對自己的語言、文化及現實環境中自己語羣的問題,他們有什麼看法?本文可窺見一、二。
  ‧文  化‧
何石松,〈田塍草上的沈思──客家童謠選錄〉,頁34-35
溫星甫,〈大陸的山歌比較好?--敬請拋棄大中國沙文主義〉,頁64-67
  
李慶榮,〈山歌到了臺灣以後〉,頁68-69
  ‧休  閒‧
郭春林,〈晚年求福『開心會』--給老人帶來輕鬆、歡笑與健康〉,頁36-37
  ‧鄉土報導‧
陳逸潔、黃芊民,〈客家村「食之旅」〉,頁38-43
  客家人傳統的飲食內容如何?客家人的飯食文化是否來自輾轉遷徙的歷史背景?客家人又如何呈現年節飲食的特殊風味?……從桃園縣新屋鄉永安村這典型客家村的「食之旅」,我們或可找到些許答案。
何來美,〈輕鬆有趣的復古式運動大會--苗栗南河國小「畫家校長」張秋台爲鄉土不遺餘力〉,頁44-47
  位於苗栗縣公館鄉東北角的南、北河兩村,由於人口大量外移,兩村人民僅剩五、六百人。兩年前接掌南河國小校務的張秋台校長,本着對鄉土的熱愛,不但大力整頓校園,更與村民打成一片,希望能凝聚村民的向心力,使學校成爲山區客家鄉親的教育、文化中心。
  ‧客家企業‧
戴宗立,〈以堅忍毅力「反敗爲勝」--訪西陵電子公司董事長吳思鍾〉,頁48-49
戴宗立,〈台灣「美容敎育」的先驅--專訪資生堂李進枝李阿靑昆仲〉,頁50-52
  ‧海外見聞‧
魏廷朝,〈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從歸化日籍「改名換姓」的事例談起〉,頁54-57
  從歸化日籍「改名換姓」的事例,目前旅居日本的魏廷朝追思爲自己取名的父親魏維崇及父親的好友彭通霖先生寫下這篇感人肺腑的文字,讀之令人泫然欲淚。
  ‧面對面‧
李亦園口述‧鍾春蘭採訪,〈面對「強勢文化」,客家人何去何從?--訪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敎授李亦園〉,頁70-72
  在台灣,約佔五分之一人口的客家人,有部份已忘記自己是客家人,也不會講客家話了;而客家文化在其他語言群的強勢文化衝擊下,客家文物的保存付之闕如,甚至我們找不到客家人一向標榜的「團結奮鬥、勤苦耐勞」的精神標誌。身爲客家人,我們忍見客家話面臨危機,客家文化任其消失無形嗎?目前擔任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敎授的李亦園先生,在國內民族人類學的研究範疇上一向享有執牛耳的地位,筆者特走訪,請他對此問題提出看法。
  ‧四海一家‧
世安,〈花蓮成立世界客屬分會〉,頁73
楊國鑫,〈全省客家山歌歌唱比賽〉,頁73-75
    〈「客家文化訪問團」赴美、日演唱〉,頁75
楊國鑫,〈逢甲六堆靑年慶生會〉,頁75-76
戴宗立,〈台灣資生堂三十週年慶〉,頁76
    〈日本民族音樂研究會赴新竹採訪客家民謠〉,頁77
    〈義民廟舉辦「燈謎晚會」〉,頁77
林一雄,〈中原客家崇正會七十七年度大會側記〉,頁77-78
鍾春蘭,〈台北市新竹縣同鄉會舉辦會員大會〉,頁78
鍾春蘭,〈客家雜誌聯誼座談〉,頁79
邱壯飛,〈留美客家靑年范揚景騎摩托車遊中國大陸〉,頁79
    〈我們的發行宗旨:〉,頁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