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台語精選文庫

  《台語精選文庫》是前衛出版社發行的叢書,策劃兼總編輯為林央敏,編選委員有尤美琪、呂興昌、宋澤萊、林央敏、林宗源、林萬寧、吳長能、吳國楨、胡民祥、胡秀鳳、張春凰、陳金順、黃元興、黃勁連、楊照陽、蔣爲文等,協辦單位為台語文推展協會及茄苳台文月刊雜誌社。第一版於1998年出版五本書後,2006年《台語詩一世紀》改編後版,《台語散文一世紀》與《台語小說一世紀》則尚未出版,內容與作者簡介如下:

一、林央敏編,《語言文化與民族國家》,199810月,總204頁。

  台灣人在長期的外來殖民統治之下,民族認同始終模糊、分歧,甚至最近五十年還產生了錯誤的、不利於台灣前途和台灣文化的民族認同,因此要建造一個有尊嚴的國家,非貫通台灣人的民族任督二脈不可,本書收錄了多篇關於語言文化的精論,正是一本貫通民族命脈的眞氣之書。

從書中可看到民族文化的根、台語被壓抑的血淚滄桑,並從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借鏡,以重建本土語言的生態,增強獨立建國的意志。這是台灣人建立文化自信的語言思想根本論。
  林央敏 1955年生,嘉義縣太保市人,現居桃園。嘉義師專畢業、輔仁大學中文系出業。曾任台灣文藝編委、台灣新文化社務委員、台灣教師聯盟執委、公投會中央委員、台語文推展協會創會會長,現任茄苳台文月刊社社長、台灣筆會會員、台灣新文學編委、啓智教師。曾獲聯合報文學獎首獎、自立報系(台視、中廣)歌詞創作獎首獎、巫永福評論獎、北美傳明基金台灣文化獎、金曲獎台語最佳作詞人獎、榮後基金會台灣詩人獎及其他多項文學獎。1983年開始台語寫作,並爲戰後將台語散文拓向文學領域的詩人,1991年曾引發台語文學的語言論戰,1996年策劃台語精選文庫。涉足範疇與寫作品類眾多,被譽爲全方位作家,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已出版的台文、中文著作包括:
  詩集:睡地圖的人(中文)、駛向台灣の航路(台華對照)、故鄉台灣的情歌(台語歌詩)。
  散文集:第一封信(中文)、蝶之生(中文)、霧夜的燈塔(中文)、惜別的海岸(中文)、寒星照孤影(台文)。
  小說集:不該遺忘的故事(中文)、大統領千秋(中文)。
  評論集:台灣民族的出路(曾被查禁)、台灣人的蓮花再生(文化論)、台語文學運動史論(文學史論)、台語文化釘根書(語言文化論)
  編選集:語言文化與民族國家(中、台文)、台語詩一甲子(台文)、台語散文一紀年(台文)。
  工具書:簡明台語字典(中文注解)、TD台語字典查閱系統(磁碟片)、TD電腦字典使用手冊。
  大多爲前衛出版社出版。另有灌錄成唱片、卡帶的音樂作品。

二、呂興昌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19991月,總236頁。

  近百年來,台灣文學的主要根源之一的台語文學,一再橫遭壓抑和扭曲,一些熱愛鄉土的台灣人知識分子,乃於19201980年代發起台語文學運動,這是與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有著相同主張的台灣文藝復興運動。這兩次運動雖然時隔半世紀,也都分別引起兩個外來政權有形無形的壓迫,但精神一脈相承,其間也都發生文學的、文化的、民族的、語言的論戰。本書即以這兩次台灣文藝復興為中心,遠溯十九世紀末,精選百年來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論述,篇篇皆屬第一手資料,對彌補並重建台灣人的文學記憶與文化理想,極有助益。
 呂興昌 1945年出世,彰化和美塗厝人,佮日據時代前輩作家陳虛谷先生滯仝庄,目前滯台南城。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捌(曾)任教成大中文系十五年,原底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佮研究;1989年轉任清大中語系佮文學研究所教授了後,改變研究方向,專門探討台灣文學(特別是台語文學),積極進行文學資料出土的田野工作,捌自稱「半路出家」,著愛「拍拚摃鐘」。是現步對台灣民族文學之台語文學的專科學者。著作除了早期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以外,近期的台灣文學研究有:
  論文集: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
  編選集:林亨泰研究資料彙編、水蔭萍作品集、許丙丁作品集(上下二冊)、吳新榮集(一、二集)、獄中幻思錄:曹開詩選集、林亨泰全集(十冊)、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語精選文庫之一)
  其他:單篇論文有〈頭戴台灣天‧腳踏台灣地:論黃石輝台語文學兮觀念佮實踐〉(台文)、〈加減拾,較省共人借:論台語文學資料兮蒐集佮整理〉(台文)、〈白話字中兮台灣文學資料〉、〈論鄭坤五的「台灣國風」〉……

三、林央敏編,《台語詩一甲子》,199810月,總267頁。

  自日治時代,1930年起的台語文學運動以降,台灣作家或從民謠傳統出發、或立足現代詩的基石上,以台灣話寫作的台語詩,已成爲台灣詩壇最優美的一座山脈,本書再從這條山脈中精選出一甲子以來最優秀並最具時空代表性的作品,包含五十多位作者的百首詩,時序貫穿六十五年,是台灣史上最重要、也最完整的一本台語白話詩選。內容多元豐富,有想像有寫實,這些美麗的語言母乳,砌成美麗而憂愁的台灣映像錄,是台灣人不能錯過的文學原汁。各篇並有名家的導讀,指引讀者欣賞台語之美與探究正港台灣詩的深度。
  林央敏 1955年生,嘉義縣太保市人,現居桃園。嘉義師專畢業、輔仁大學中文系出業。曾任台灣文藝編委、台灣新文化社務委員、台灣教師聯盟執委、公投會中央委員、台語文推展協會創會會長,現任茄苳台文月刊社社長、台灣筆會會員、台灣新文學編委、啓智教師。曾獲聯合報文學獎首獎、自立報系(台視、中廣)歌詞創作獎首獎、巫永福評論獎、北美傳明基金台灣文化獎、金曲獎台語最佳作詞人獎、榮後基金會台灣詩人獎及其他多項文學獎。1983年開始台語寫作,並爲戰後將台語散文拓向文學領域的詩人,1991年曾引發台語文學的語言論戰,1996年策劃台語精選文庫。涉足範疇與寫作品類眾多,被譽爲全方位作家,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已出版的台文、中文著作包括:
  詩集:睡地圖的人(中文)、駛向台灣の航路(台華對照)、故鄉台灣的情歌(台語歌詩)。
  散文集:第一封信(中文)、蝶之生(中文)、霧夜的燈塔(中文)、惜別的海岸(中文)、寒星照孤影(台文)。
  小說集:不該遺忘的故事(中文)、大統領千秋(中文)。
  評論集:台灣民族的出路(曾被查禁)、台灣人的蓮花再生(文化論)、台語文學運動史論(文學論)、台語文化釘根書(語言文化論)
  編選集:語言文化與民族國家(台文)、台語詩一甲子(台文)、台語散文一紀年(台文)。
  工具書:簡明台語字典(中文注解)、TD台語字典查閱系統(磁碟片)、TD電腦字典使用手冊。
  大多爲前衛出版社出版。另有灌錄成唱片、卡帶的音樂作品。

三、林央敏編,《台語詩一世紀》,20063月,總219頁。

  1885年《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為台灣報刊之始,並正式開啟讀書人寫作台語白話文的時代;1930年前後,台灣新文學運動揭示台語寫作的正當性;1980年以降,台語文學運動蔚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台灣詩人或從民謠傳統出發、或立足白話新詩的基石所創作的台語詩,已成為台灣詩壇最優美的一座山脈;本書從這座山脈中,精選出一世紀以來最優秀或最具時代意義與代表性的作品,包含55位作者的105首詩,是台灣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完整的一本台語白話詩選。內容豐富多彩,有寫實有想像,這些優美的語言母乳,砌成美麗而哀愁的台灣映像錄,是台灣人不能錯過的文學原汁。經由本書必能欣賞台語之美與探究正港台灣詩的深度。
  1955年生,嘉義太保市人,長居桃園縣。曾任國小教師、啟智教師、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等。現任火金姑台語文學基金負責人、靜宜大學中文系講師。曾獲多項文學獎。
  首倡台灣民族文學,是戰後台語文學運動的倡導作家及台語文學理論的主要建構者,也是第一位將台語散文由說理引入抒情領域的詩人。1986-97年間熱烈參予政治、文化、文學、教育等方面的社會運動,為理論與街頭的實踐者。
  1986-89年間因作品每多觸犯白色恐怖禁忌而屢遭官方查禁。作品豐富且風格多樣,包括詩、散文、小說、劇本、評論、雜文、作曲與電腦軟體等,被稱為全方位作家。作品入選詩、散文、小說、評論等各類選集八十餘種,也選入大、中、小學的教科書中。各類著作合計三十餘冊,其中九千行、十一萬字的《胭脂淚》一詩是台語文學的第一部史詩(EPIC),也是台灣史上最長的詩篇。詩作〈嘸通嫌台灣〉(含蕭泰然的藝術曲)對催化台灣人意識與民主運動皆有深遠的影響。

四、林央敏編,《台語散文一紀年》,199810月,總236頁。

  台語是台灣人的文化母乳,甘醇優美又芳香,而台灣文人使用台語白話文寫作已有百年歷史,尤其戰後80年代的台語文學運動興起之後,台灣人作家將台語寫作伸入文學藝術的領域,大大提昇台語的表現能力。本書精選了十二年來最具文學質感的台語散文,包括三十多位作者的五十篇作品,內容多樣、風格萬千,是至今最完整的一本台語文學散文選集,值得台灣人長加吟詠,細細品味原汁的美感。本書另附清末及台灣民主國時代的台語白話文,得以將台灣新文學向前推進五十年。
  林央敏 1955年生,嘉義縣太保市人,現居桃園。嘉義師專畢業、輔仁大學中文系出業。曾任台灣文藝編委、台灣新文化社務委員、台灣教師聯盟執委、公投會中央委員、台語文推展協會創會會長,現任茄苳台文月刊社社長、台灣筆會會員、台灣新文學編委、啓智教師。曾獲聯合報文學獎首獎、自立報系(台視、中廣)歌詞創作獎首獎、巫永福評論獎、北美傳明基金台灣文化獎、金曲獎台語最佳作詞人獎、榮後基金會台灣詩人獎及其他多項文學獎。1983年開始台語寫作,並爲戰後將台語散文拓向文學領域的詩人,1991年曾引發台語文學的語言論戰,1996年策劃台語精選文庫。涉足範疇與寫作品類眾多,被譽爲全方位作家,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已出版的台文、中文著作包括:
  詩集:睡地圖的人(中文)、駛向台灣の航路(台華對照)、故鄉台灣的情歌(台語歌詩)。
  散文集:第一封信(中文)、蝶之生(中文)、霧夜的燈塔(中文)、惜別的海岸(中文)、寒星照孤影(台文)。
  小說集:不該遺忘的故事(中文)、大統領千秋(中文)。
  評論集:台灣民族的出路(曾被查禁)、台灣人的蓮花再生(文化論)、台語文學運動史論(文學論)、台語文化釘根書(語言文化論)
  編選集:語言文化與民族國家(台文)、台語詩一甲子(台文)、台語散文一紀年(台文)。
  工具書:簡明台語字典(中文注解)、TD台語字典查閱系統(磁碟片)、TD電腦字典使用手冊。
  大多爲前衛出版社出版。另有灌錄成唱片、卡帶的音樂作品。

五、宋澤萊編,《台語小說精選卷》,199810月,總204頁。

  本書選錄1930年以降,站在現代文學的基石上發展出來的台語小說,有作家身前最後公開的作品和身後五十年才出土的遺作,還有戰後台語小說的里程碑帖,全書縱貫六十五年,精選八篇,篇篇盡是現存最優秀、最具內涵和時空代表性的作品,各篇內容與技巧充分溶合調適,成爲「鄉土寫實意識流‧白色恐怖超現實」的結晶。加上台語寫作,更成爲台灣文學的小說原汁,予台灣人豐富甘醇的母乳香。另附編者三萬字導讀,導引讀者深入台語小說的精髓,並進入台語小說驚人的民族性與前衛性。
  宋澤萊 本名廖偉竣,1952年生,雲林二崙鄉人,現居彰化鹿港。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台灣新文化社務委員兼主編,現任國中教師、台灣新文學雜誌主編。1981年曾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研究,並開始台語寫作,1986年與友人創辦台灣新文化月刊,發揚台灣民族論、提倡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化。曾獲吳濁流小說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著有台語小說〈抗暴的打貓市〉爲戰後的台語文學開啓新里程,並有台語詩文小品。是爲台灣民族文學的倡導人物與重要作家。另外中文著作有:
  小說集:打牛湳村(短篇)、等待燈籠花開時(短篇)、蓬萊誌異(短篇)、弱小民族(短篇)、黃巢殺人八百萬(短篇)、紅樓舊事(中篇)、骨城素描(中篇)、惡靈(長篇)、廢墟台灣(長篇)、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長篇)。
  散文集:隨喜。
  詩集:福爾摩沙頌歌。
  評論集:禪與文學體驗(宗教哲學)、誰怕宋澤萊(文學論)、台灣人的自我追尋(文化論)、被背叛的佛陀(宗教論)。
  其他:白話禪經典(翻譯)、台語小說精選集(台語編選)。
  大多爲前衛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