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增,〈序:台灣之春〉,頁3-4。
〈敎授的條件〉,頁11-12。
〈大學軍訓爲什麼應該廢除〉,頁13-16。
〈與吳大猷敎授談學術自由〉,頁17-18。
〈弗列格與王浩〉,頁19-21。
〈勉吳伯雄〉,頁22-24。
〈學術自由與「逆」敎育──「千仞岡」受難記〉,頁25-28。
〈「省籍」和「黨籍」的解嚴〉,頁29-30。
〈余傳韜續長中大的後憂〉,頁31-32。
〈學術領導人才爲何短缺〉,頁33-34。
〈我們付不起大轎車〉,頁35-36。
〈「自強」八股〉,頁37-38。
〈阿姆斯特丹機場〉,頁39-41。
〈趕快打通往東歐之路〉,頁42-44。
〈蘇菲亞初瞥〉,頁45-47。
〈國際維根斯坦研討會散記〉,頁48-49。
〈做學問要自知〉,頁50-52。
〈台灣電腦登陸保加利亞的大學〉,頁53-55。
〈大學不是「政策」的詮釋者〉,頁56-57。
〈普洛第夫的古蹟〉,頁58-60。
〈黑海岸的海鷗〉,頁61-63。
〈柴卡邏輯會議〉,頁64-66。
〈共產社會的難題〉,頁67-68。
〈保加利亞的森林公園〉,頁69-70。
〈羅素的雋語〉,頁71-72。
〈大學的一些問題〉,頁73-84。
〈解決台北市的交通問題 市民不能再沉默了!〉,頁85-87。
〈認淸關中的陰謀方案──國民黨調整選區爲那樁〉,頁88-90。
〈醜陋的國會,無恥的惡法〉,頁91-92。
〈如此惡法如何維持社會秩序?──與兪國華院長談「恢復法律秩序」〉,頁93-95。
〈台灣什麼經驗?〉,頁96-97。
〈只見對岸秋毫,不見本土輿薪?──評失衡的台灣學者聲明〉,頁98-100。
〈扼殺新聞自由怎麼辦?選票可以打倒國民黨〉,頁101-102。
〈與李登輝談國民黨「集團大特權」〉,頁103-105。
〈撕掉敎授黑名單〉,頁106-108。
〈民進黨可能執政嗎?〉,頁109-111。
〈誰來擔任副總統?──如何行使被侵害的總統選擧權〉,頁112-113。
〈愛到最高點,爭的是權力──國民黨的心思哲學〉,頁114-115。
〈台灣應與中國保持「冷靜的政治距離」〉,頁116-118。
〈請李總統響應「淨化選舉運動」〉,頁119-120。
〈強而有力的反對黨〉,頁121-123。
〈請民進黨將初選與民選結合〉,頁124-126。
〈黨團應該立即退出校園〉,頁127-129。
〈民進黨是屬於大家的──給客家人多一點關懷〉,頁130-132。
〈中國大學生與台灣大學生〉,頁133-135。
〈衝出自由的警戒區──紀念殷海光先生逝世20週年〉,頁136-139。
〈「老賊」爲什麼應該立即退職〉,頁140-141。
〈新進大學敎師的一些問題〉,頁142-143。
〈評弱勢團體同盟與年底大選〉,頁144-145。
〈國民黨的「開放」與「報備」競選是什麼意思〉,頁146-147。
〈國民黨的詭辯〉,頁148-149。
〈與台灣高院檢察官陳耀能談「事實是一樣的」〉,頁150-152。
〈維根斯坦百歲誕辰紀念──第十四屆國際維根斯坦研討會記〉,頁153-158。
〈延長國民敎育台北市應有的一些重要準備〉,頁159-160。
〈電視台又開始爲國民黨候選人助選了〉,頁161-162。
〈走上街頭誰不對?〉,頁163-164。
〈台灣哲學系發展的基本問題〉,頁165-169。
〈「大國」未必偉大,「小國」未必不卓越〉,頁170-171。
〈做一個有威嚴的選民和國家主人〉,頁172-173。
〈「從政黨員」應嚴守黨政分際〉,頁174-175。
〈國民黨的「黨政軍」都「搖動」了!〉,頁176-177。
〈醜惡的電視,醜惡的黑魔手〉,頁178-180。
〈一個哲學學生應有的基本學養〉,頁181-185。
〈誰來當下屆的總統、副總統?──老賊國代閉嘴,要先聽臺灣人民的聲音〉,頁186-187。
〈靑年在這次大選中傳達的可喜訊息〉,頁188-190。
〈民進黨主政的縣市應多舉辦民主座談會〉,頁191-193。
〈居功但不求賞──抬轎者應有的民主政治哲學〉,頁194-195。
〈李登輝的競選伙伴應有的條件〉,頁196-198。
〈憲法應爲人民建國意志、精神、情感與理想跟憲法學者智慧的結晶〉,頁199-201。
〈「黨主席=總統」的矛盾〉,頁202-204。
〈推展「鄉里人文」敎育──對民進黨主政縣市長的建議〉,頁205-209。
〈國民黨的「多數當選」竟是靠「犯罪」而來〉,頁210-212。
〈與其喊「自由經濟統一中國」不如喊「經濟自由的亞洲」〉,頁213-214。
〈五天上班上學制的哲學觀〉,頁215-216。
〈「經國的家人」應包含「蔣緯國」〉,頁217-219。
〈「老賊」體制才是暴力!〉,頁220-221。
〈「老賊滾蛋制」比總統制和內閣制都迫切〉,頁222-223。
〈爲李登輝辯護並致林洋港〉,頁224-226。
〈對「國是會議」的幾個基本意見〉,頁227-230。
〈體制爭議是政治問題不是法律問題〉,頁231-233。
〈史與屎──「中國通史」和「中國現代史」的檢討〉,頁234-239。
‧附錄--蘇聯之旅‧
〈蘇聯之旅──參加「第八屆國際邏輯、方法學及科學哲學會議」見聞〉,頁241-275。
〈本書作者著作一覽表〉,頁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