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台灣運動的文化困局與轉機》目錄

    〈代序〉,頁3
  ‧輯一 文化短論‧
    〈「文化」是甚麼?〉,頁11-14
    〈文化的四層面〉,頁15-18
    〈「文化學」的認識〉,頁19-22
    〈幾個重要觀念〉,頁23-30
    〈台灣的「飲食文化」〉,頁31-34
    〈台灣文化的淵源〉,頁35-39
    〈台灣人「歷史發展」之困境〉,頁40-43
    〈「中國現象」的敎材意義〉,頁44-46
    〈恍惚人世間〉,頁47-49
    〈台灣人的覺醒〉,頁50-52
    〈宗敎在台灣反對運動中的角色意義〉,頁53-56
  ‧輯二 文化論述‧
    〈台灣人自救與救中國──黃文雄著《中國的沒落》讀後〉,頁59-65
    〈從台灣人自主性立場看「二二八」──兼評戴國煇著《台灣》第四章第三節〉,頁67-91
    〈腥風血雨天安門──台灣立場的觀感〉,頁93-103
    〈從文化層面看「二二八」的影響〉,頁105-112
    〈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頁113-119
    〈台灣人的成長史──介評《許曹德回憶錄》〉,頁121-128
    〈兒童文學的文化角色──兼評鄭淸文《燕心果》童話集〉,頁129-138
    〈「台灣運動」的文化困局與轉機〉,頁139-154
  ‧輯三 文化演講詞‧
    〈文學與歷史的兩難〉,頁157-168
    〈臺灣文化體質檢討〉,頁169-179
吳榮偉整理,〈創造具有主體性的台灣文化〉,頁181-186
凃幸枝整理,〈台灣新文化素描〉,頁187-194
  ‧輯四 對談‧
趙天儀、李喬口述‧王美綉錄音‧王開整理,〈文學‧文化‧時代──詩人和小說家的對談〉,頁197-216
    原刊《臺灣文藝》,第110期,19883月,頁28-50
李喬口述‧吳錦發訪問,〈做一個新台灣人──訪李喬談《台灣人的醜陋面》〉,頁217-235
    同見吳錦發,《做一個新台灣人──海內外台灣名人訪談錄》,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8911月,頁14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