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客家風雲》第2期(1987年11月25日)目錄

  ‧社  論‧
    〈國會改選應與統獨問題分開〉,頁1
    〈讓許信良回家〉,頁1
    〈對電視節目抗議〉,頁1
陳文和,〈編輯報告〉,頁2-3
  ‧讀者投書‧
葉適樑,〈一股熱流在激盪〉,頁6
郭兆華,〈客家之光〉,頁6
曾喜城,〈國父是千眞萬確的客家人〉,頁6
劉邦師,〈不要被台灣社會看笑話〉,頁6-7
楊長鎭,〈加強客語文字化〉,頁7-8
世安,〈盡速設立客家語電台〉,頁8
客家風雲雜誌社編輯部,〈邁開團結客家第一步──創刊酒會嘉賓雲集〉,頁9-10
  ‧政  治‧
李晚村,〈政治的三個動向〉,頁11-12
  保守氣團迷漫,會不會影響改革開放的步調這是第一個值得觀察的政治動向。第二,國會改選所帶來的權力重組、重分配問題與統獨問題糾纏,形成兩極化發展兩極對抗給台灣社會帶來潛在危機。國民黨的權力轉移,民進黨的派系鬥爭、工黨的發展,民間自主意識的抬頭,這是第三個值得觀察的動向。
  ‧經  濟‧
胡麗雪,〈經濟的痛苦指標〉,頁13-14
  從前大家用「經濟奇蹟」來形容台灣的經濟發展。現在却改用「富有之窘」形容眞是窘死人了。外滙存底不斷累積是所有經濟問題的主因:通貨膨脹的潛在壓力,更是令人憂心忡忡!財經當局不應再消極被動了,早該拿出對策解決「痛苦」。
  ‧文  化‧
羅肇錦,〈客家話要不要保存呢?──挽救客家語免於滅絕的藥方〉,頁15-19
  
洪惟仁,〈鶴佬人看客家人──促進閩客團結的一些省思〉,頁20-25
  客家人在認同及所對待他種語言、文化的態度上總會遇到一些質疑或責難。要處理這些問題是不太容易,處理得好則更難,本文提供的觀點很值參考。
    收錄洪惟仁,《台灣語言危機》,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22月,頁221-231
林柏燕,〈從水滸傳看客家文學〉,頁26-29
  用客家話讀水滸傳,可領略更多原作者描寫梁山泊豪俠「霸」與「義」的江湖味。易言之,方言文學的趣味才躍然紙上。本文讀來或莞薾、或會心、或開懷,但笑聲中也想到客家文學的前途!
大類善啓著‧魏廷朝譯,〈沉迷在「客家熱」中--一個日本人對客家的研究〉,頁57-59
  秦始皇派徐福到海上尋找不老的神丹,結果颱風把船吹到日本,徐福是客家人,今天在日本姓福田、福井、福山的據說均有客家血統。日本有一些人興趣十分濃厚的研究台灣、研究客家、形成客家熱。日本人怎麼看客家,本文給讀者一些「局外人」的看法。
符耀湘,〈客家文化生存形式──簡樸深刻,收放得體的內埔劉宅〉,頁67-72
  屏東內埔劉宅是一個自幼失怙,苦學獨立的客家知識份子,在殖民環境和都市密集中安身立命驚人的、生動的細膩過程,是日據時代客家建築的代表,更是那時客家文化因應環境變遷的縮影。宅第記錄了一個客家中產知識份子在現實中折衡、妥協、奮鬥而最後頑強地綜合了完整的生活秩序,造就出美好的形式象徵的過程。一個文化的形成不管多麼豐富美好,若是背後沒有強大的生活意志在綜合轉化,頂多只是休閒觀賞的對象,不能成爲生存的形式。在未來的歷史邁進中累積努力,才是客家文化取得生存形式的根本之道。
  ‧人  物‧
鍾肇政,〈客家人作閩南歌──爲望春風、雨夜花作曲的「鄧雨賢」〉,頁30-32
  許多流行的閩南語歌曲,客家人朗朗上口都會唱,但却不知作曲的竟是客家籍音樂家。鄧雨賢的音樂造詣與地位,鮮爲台灣社會知道,究竟是歷史淹沒了他,還是其他的原因。不管如何,從鄧雨賢開始我們希望歷史還給他們眞實面貌,不再淹沒、扭曲……。
  ‧山  歌‧
彭元岐,〈一曲山歌解鄉愁──創新語言領導旋律的客家歌〉,頁34-38
  在桃竹苗地區,胡泉雄老師熱忱推廣山歌已獲極佳成果,是名符其實的「山歌大英雄」。很多人學唱山歌,也很快的會唱山歌,但怎麼樣唱的更有韻味,本文提供一些途徑與方法。希望有志客家文化的音樂工作者能依據山歌這條客家人熟悉,且具有感情的旋律道路開創新的客家歌,讓更多人享受客家旋律之美、之樂。
    〈隆情高誼〉,頁39
馮輝岳,〈阿兵哥,落來坐──客家童謠選錄〉,頁56
  作者長年關注收集童謠,本次刊出的客家童謠簡短、生動、有趣,讀後或會心一笑或開懷大笑,俱都有心懭神怡功效,不信請唸唸看……。
  ‧封面故事‧
邱壯飛,〈又一個硬頸骨──許信良亞洲行一波三折〉,頁40-43
  有人說:國民黨對許信良採取的是:不歡迎、不逮捕、不漠視的三不策略。但實情又是如何呢?爲什麼他回不來,他在「轟轟烈烈」的亞洲行之後會不會從此無聲無息都是一個大問號?
黃安滄,〈魏廷朝談許信良〉,頁43
邱壯飛,〈下一步是什麼棋──硬頸人物許信良的過去與現在〉,頁44-45
  這是一篇「平舖直述」不帶價值判斷的介紹文章。但從許信良的學經歷及「宦途」,讀者可以「自我描繪」對「神經仔」的認識。
  ‧客家心聲‧
陳文和主持‧黃興明整理,〈做台灣的主人──客家人對中央民意代表結構改革的看法〉,頁46-51
  除了「老法統」之外,學術界、輿論界以及民間社會對國會全面改革、改選已形成共識。然而,如何改選各界意見紛云。用語系做爲改選辦法,對客家人而言,情感上似乎很容易接受,但客家人的地位、尊嚴,是靠榮寵甚至保障得來的嗎?客家人要憑對台灣社會的參與貢獻取得發言權才能,才配做台灣的主人。
  ‧面對面‧
陳文和,〈同是天涯少數人──猶太大與客家人的異同〉,頁52-54
  用猶太人比喩做客家人的說法似乎常常被談到,究竟這兩個不同種族中間有什麼異同,如此相提並論恰當嗎?研究少數民族的一位日本人,雖是業餘却有專家的獨到見解。
戴宗立,〈飛越莫斯科──訪台大教授劉福增談蘇俄觀感〉,頁64-66
  台大敎授劉福增今年暑期曾赴蘇聯,此行所見所聞讓我們對共產國家有另一層認識,是本刊「開濶視野」的旨趣之一。
  ‧社  會‧
陳運棟,〈丘逢甲眞的捲款潛逃嗎?〉,頁60-63
  因爲丘逢甲捲款潛逃,導致台灣民主國崩潰,否則台灣歷史重寫的說法,一直在坊間被談論到,這段歷史公案,本文以好幾篇歷史文獻記載做辯證。
  ‧四海一家‧
陳文和,〈鶴佬話在劫難逃?〉,頁73
陳文和,〈「人間」雜誌做客家專題報導〉,頁73-74
陳文和,〈日本的客家文化研究會〉,頁74
陳文和,〈兪大維關心本刊發展〉,頁75
楊鏡汀,〈北埔事件八十周年紀念會〉,頁75-76
徐世安,〈東台灣開拓與客家〉,頁76
戴宗立,〈溫哥華崇正會活動有聲有色〉,頁76-77
陳文和,〈林柏燕、吳錦發獲獎〉,頁77
古胡玉美,〈古胡玉美的心頭話〉,頁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