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論雜誌社,〈慶祝雙十國慶〉,頁2。
台灣政論雜誌社編輯室,〈編者的話〉,頁3-5。
‧專 論‧
朱文伯,〈增選立委的檢討〉,頁8-12。
選擧,在其他民主國家決定政權的輪替;在我們的社會,只不過是數年一度的民意測驗。
爲什麼不讓人贏得痛快,輸得甘心?二年多的時間開了不少會,研究再研究,竟訂定不出合法合理的選擧辦法,未免擇惡固執。而選擧疑義的解釋,操之於執政黨人控制的業務機構,誰敢想望其公正無私!
金文吉,〈破除幻想‧面對問題〉,頁12-14。
何文振,〈臺灣大地主〉,頁15-19。
他們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裏擁有比一般市民多一萬三千倍的土地,他們擁有高樓大廈,富甲連城,但還有更多的人却住在不見天日,密不通風,陰霾潮濕的窟窿裏,這種不平有改革的可能嗎?
王春逢,〈是機會公開與平等的社會嗎?〉,頁20-23。
孫建國,〈小百姓看大鈔〉,頁23-27。
千元大鈔當然很誘人,對講求享受的大亨而言是够方便而有氣派;小民卻爲之驚懼不已,如果因此再現經濟混亂,社會動盪,那就不是任何人的勇氣所能贖回。
余業華,〈農會總幹事介聘制度可以休矣!〉,頁27-31。
農會法修改後介聘制度的實施糾紛迭起,有些地方甚至已造成民怨載道,關鍵在那裏?病因在何處?很值得我們深思。
王文燦,〈民間團體該怎麼辦?──從農會總幹事聘派糾紛說起〉,頁31-37。
胡嘯譯,〈經濟危機中臺灣的調整〉,頁37-39。
本文發表在Asian Survey中,對於臺灣在環球性的經濟變局中如何自我調整有相當客觀的叙述。讀者可在本文中了解一個局外人如何看我們。
黃華,〈減刑人的信心〉,頁39-41。
沈萍譯,〈資本主義能否生存下去?〉,頁41-45。
‧放眼看世界‧
葉落,〈福特和解政策的一連三砲〉,頁46-48。
王憲國,〈孟加拉悲劇的再現〉,頁49-50。
陳白新,〈從美蘇太空合作看美蘇的和解──兼論索善尼辛對美國和解政策的痛斥〉,頁50-52。
‧政情述評‧
關佳明,〈澳洲牛肉冷凍了我國的牧業〉,頁52-54。
陳良,〈許智偉許信良同受申誡〉,頁54-55。
周曉平,〈三寶大使〉,頁56-57。
‧大眾心聲‧
一群教員,〈機器能製造愛心嗎?〉,頁57-59。
每一次的整肅教育風氣,不去剷除那些有恃無恐的學閥特權,偏向無依無靠的教員開刀,如此倒行逆施,後果眞不堪想像。
陶失淵,〈中學教師在校七小時實不合理〉,頁59-61。
‧草野閒話‧
林福,〈與青年學生一夕談〉,頁62-63。
李慶榮,〈珍妮方達「迷惑視聽」嗎?〉,頁63-65。
蘇萬華,〈摩托與林肯〉,頁65-66。
‧人物介紹‧
凡夫,〈臺灣民族詩人--林幼春〉,頁66-69。
收錄陳永興、李筱峰編,《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台北市:李筱峰,1983年8月,頁57-66。
收錄葉榮鐘著‧李南衡、葉芸芸編註,《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4月,頁218-226。
‧讀者論壇‧
阿土伯,〈給吳老先生的信〉,頁69-70。
叢大滋,〈不是謾罵〉,頁70-71。
林光華,〈大陸不會有這種自由〉,頁71。
于仲甫,〈讓大學生有機會〉,頁71-72。
李文淵,〈應有持平之論〉,頁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