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焦點‧
宋澤萊,〈社會風暴、政治風暴、文藝風暴〉,頁5-7。
我們何不帶著筆走到街頭來,在牆上,在路上,在飄散的風中寫下無限雀耀、無限愛情及無限希望的詩句?
收錄李亦園編,《辨思與擇取--一九八六臺灣文化批判》,高雄市:敦理出版社,1987年3月,頁171-176。
收錄宋澤萊,《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88年5月,頁131-137。
宋澤萊口述‧台灣新文化編輯部整理,〈公平、正義與愛的激進分子──宋澤萊訪問錄〉,頁8-13。
基於期盼在礮火口下的宋澤萊能够提出清晰的答辯,政大青年社遂針對宋澤萊在文學救贖運動的呼籲中,較重要而引起多方爭議的論點,向他提出詢問。
收錄宋澤萊,《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88年5月,頁139-147。
宋澤萊,〈人權詩在台灣的初步勝利〉,頁14-18。
在人權文學於世界文學舞台如日中天之時,台灣的作家當然也要參加這個行列。而台灣詩已成爲這個縱隊的旗手了。
收錄宋澤萊,《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88年5月,頁161-172。
‧台灣詩人的季節‧
羅葉,〈我是八十歲的國會議員〉,頁13。
劉克襄,〈從高山到海岸〉,頁42-43。
‧台灣校園記事‧
台灣新文化編輯部整理,〈政大敎授評鑑始末記〉,頁19-25。
雖然評鑑工作遭到重大的阻撓與意外事件,但是在「行動賦與意義」的新台灣學生文化指標下,政大青年社這次勇敢的行動是值得讚揚的。
宋申文,〈校園通訊〉,頁71。
陳治世時期的政大會是怎樣的一個景觀?
‧台灣新樂府‧
邱垂貞,〈從「[辶日]迌人」「舞女」、「酒女」到「乾一杯」〉,頁26-33。
當邱垂貞拿起吉他,你就知道他要唱什麼了。當他拿起筆,你可知道他要寫什麼嗎?寫他對台灣新歌謠的愛之深與責之切。
‧台灣史記‧
楊逵,〈「和平宣言」全文〉,頁34-36。
和平宣言全文的首次公佈。
張恒豪,〈關於「和平宣言」及其他〉,頁37-41。
李筱峯,〈韓石泉〉,頁44-48。
是醫生,是政治家,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台灣人的一生。
‧吳濁流先生(1900~1976)逝世十週年紀念特輯‧
鍾肇政,〈拚命文章不足誇──紀念吳濁流先生逝世十周年〉,頁50-53。
記得這個偉大的台灣人的種種嗎?鍾老要告訴我們。
吳濁流,〈臺灣連翹〉,頁54-61。
吳濁流先生遺著的第一次公開連載。
‧街頭印象記‧
森宇,〈「圍城英雄」吳樂天〉,頁62-65。
這不過是一座圍城;你想做什麼夢都可以。
‧台灣人教育批判‧
翁金珠,〈紮下鄉土音樂教育的根〉,頁66-70。
當你拿起九年國教用的音樂課本,你會忘記你是生在那裡長在那裡的人;因爲我們幾乎找不到幾首台灣歌謠。
‧新文化藝訊‧
向陽,〈台灣風土的刻繪者──立石鐵臣及其「台灣民俗圖繪」〉,頁72-77。
感謝立石鐵臣當年對台灣的愛,使我們今天能找回一些屬於台灣人眞正的温馨時光。
吳豪人,〈兩部「個人電影」--「童年往事」和「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頁78-81。
侯孝賢本身強烈的民粹氣質促使他去關照他的時代;而柯一正卻讓我們覺得「我們就是這樣長不大的。」啊!
‧漫畫專欄‧
CoCo,〈二馬〉,頁25。
CoCo,〈二馬〉,頁41。
CoCo,〈二馬〉,頁81。
‧兩本暢銷書‧
余堤艾,〈強人社會的虛像與實像--從「女強人」到「暗夜」〉,頁82-85。
‧政治新文化‧
李尚洪,〈鹿港反杜邦運動--臺灣羣衆運動的新形式〉,頁86-87。
當鹿港人吹起了「鄉民自決」的進軍號,你期待這個島上的政治文化會顯現出什麼徵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