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山海文化》第6期(1994年9月)目錄

孫大川,〈搭蘆湾手記〉,頁1-3
  ‧山海專題‧
山海文化雜誌社,〈台灣原住民與人類學家〉,頁6-62
孫大川,〈Lifok:阿美族的讀書人、民間學者與文化的傳承者〉,頁6-17
黃應貴,〈從田野工作談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的關係〉,頁18-26
陳昭如,〈試論台灣人類學的高山族研究〉,頁27-36
江冠明,〈出草宣言是原漢對話的起點──評一九九四原住民文化會議〉,頁37-44
阿奇魔‧吉拉賽(林志興),〈雜談我的人類學生涯〉,頁45-52
許功明,〈原住民與博物館〉,頁53-57
黃美英,〈當代原運精英與人類學者的關係演變──「全國原住民文化會議」有感〉,頁58-62
孫大川,〈面對人類學家的心情——「鳥居龍藏特展」罪言〉,頁63-66
  ‧山海評論‧
達拉瓦克(華加志),〈關於原住民文化政策的幾點思考〉,頁67-70
慕湖,〈從蘭嶼海砂屋看台灣劣質文化的崩潰〉,頁71-73
  ‧山海文學‧
溫奇,〈南島詩稿〉,頁74-75
溫奇,〈遺產〉,頁74
溫奇,〈十月〉,頁74
溫奇,〈拉鍊之歌〉,頁75
董恕明,〈病中手札〉,頁76
董恕明,〈一朵花的喃喃自語──尋找文學的天堂〉,頁76-77
董恕明,〈偶感〉,頁78
夏曼‧藍波安,〈我的第一棵樹〉,頁79-80
林勝賢(杜凳),〈山海之歌──念「馬卡道」〉,頁81-87
曾建次,〈卑南族神話傳說中的人與自然──兼及原住民之文化調適〉,頁88-99
  ‧山海藝術‧
李宏夫,〈現代阿美族豐年祭的含意與舞蹈象徵的功能〉,頁100-103
  ‧歷史剪影‧
劉還月,〈南岬風雲急──早期恆春半島的原住民涉外事件〉,頁106-110
楊森富,〈平埔族地名解讀及趣談──以西台灣大肚溪以南平埔族地名爲主(下)〉,頁112-122
  ‧國際原壇‧
法‧伊斯坎德爾著‧劉憲平譯,〈卡希姆叔叔的馬〉,頁123-130
劉其偉,〈略談藝術與人類學〉,頁131-134
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雜誌社主辦,〈第一屆山海文學獎徵選辦法〉,頁136-137
  ‧山海兩岸‧
高德義,〈新疆跨境民族分離運動解讀〉,頁138-146
  ‧博物志‧
吳尊賢,〈特富野自然之旅〉,頁147-150
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室輯,〈山海日誌--八十三年六月十六至七月三十一日〉,頁151-158
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室輯,〈山海季節--八十三年十~十一月〉,頁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