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臺灣歷史大系

  「臺灣歷史大系」是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出版的叢書,由曹永和策劃(一九二○年生,台北市士林人,時任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敎授、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於1993-1994年總共出版八本書,分由謝國興、林偉盛、劉克襄、許雪姬、李筱峯、戴寶村、林滿紅撰寫,其中許雪姬撰寫二本。內容與作者簡介如下:

■謝國興,官逼民反--清代臺灣三大民變,1993年3月,總115頁。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這是形容淸朝時期台灣社會多變亂的俗諺。根據淸代的官方統計,台灣在淸朝領有的二一二年間,前後共發生了七十幾次「反叛」或「謀逆」案件,平均恰好三年就有一次。
  這裏所說的淸代台灣民變,僅限於「漢人」所引發的事件,平埔族或高山族的「蕃變」不算在內。在諸多民變事件中,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是三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案。
從書中的剖析,可以讓我們了解反淸復明、種姓革命問題的眞相;淸代台灣移墾社會的政治統治、經濟活動,以及治安問題在傳統時代的特色等。

謝國興
‧一九五五年生,台南市人。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著有:《黃郛與華北危局》、《中國現代化的區域趼究:安徽省》兩書及論文多篇,目前從事「光復前後台灣社會、經濟變遷」之研究。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1993年3月,總174頁。

  淸治時代的台灣漢人,風俗有異,言語不同,並且強悍不羈。從康熙以來,閩人與粵人、漳人與泉人幾乎七、八年一小鬥,十餘年一大鬥。區域性的「分類械鬥」又常演變成全台性的「抗官民變」。
  本書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補充新的史料和證據,再從政治、社會、經濟三層面以及參與成員的分析,發現了中國政府控制薄弱和台灣住民分類聚居的兩大特質。書中並指出,長期分類械鬥「影響」社會發展,卻未「改變」社會結構。對於了解淸代台灣人社會,本書提供了深入的探討。

林偉盛
‧一九五七年生,南投人。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

■劉克襄,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臺灣,1993年3月,總158頁。

  從明鄭時代以後,在淸廷的海禁政策下,台灣變成一個閉鎖的海域。十八世紀初以降到日本據台之間,西方旅行家帶著荷蘭時代的記憶。循海圖而來;不論是偶發事件或積極探測;台灣不免被神秘、誇大與扭曲。經由這個長期的探索,台灣才重新出現原貌。
  近年來這種客觀論述的材料,逐漸受到歷史學家的注意,做為新角度分析、佐證的必要素材。本書即是透過這些西方旅行家的描述,具體建構出一個非漢人觀點的台灣世界。

劉克襄
‧一九五七年,台中縣烏日鄉人。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
‧著有:《後山探險》、《橫越福爾摩沙》、《探險家在台灣》、《風鳥皮諾査》、《自然旅情》等書近二十種,涵蓋歷史旅行、自然誌、小說和新詩。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1993年3月,總113頁。

  淸廷領台長達二一二年,這個中國的末代封建王朝,是如何經略僻處荒陬海隅的台灣?了解淸代台灣文武官僚體系的設計與運作方式,實是解開此一歷史關鍵的鎖鑰。
  本書從淸初府縣區劃的重南輕北、文武職官設置的互相牽制、軍事佈防的重用班兵,以防反側等措施,明顯指出:淸廷對台的施政只是為防台而理台的消極作為。書中對於淸廷為建立行政監督體系,導致長期的文武失和,影響台灣吏治及施政品質的原委,有極詳盡的剖析。

許雪姬
‧一九五三年生,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人。
‧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著有:《淸代台灣的綠營》和《龍井林家的歷史》,目前從事中部地區傳統民宅的研究。

■李筱,島嶼新胎記--從終戰到二二八,1993年3月,總196頁。

  台灣經過半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之後,於一九四五年十月,正式納入中華民國版圖。當時稱為「台灣光復」。然而在「慶祝光復」的一年四個月後,卻爆發了全島性的反抗事件,繼而引來了國府軍隊的鎭壓與屠殺,史稱「二二八事變」。
  本書希望透過終戰後台灣的社會、政治、經濟的實況,來探尋二二八事件前的歷史背景與成因。並從二二八事件的經過與結果,來了解此事件對台灣人的心靈影響。

李筱峯
‧一九五二年生,台南縣麻豆鎭人。
‧淡水大學歷史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現任世新傳播學院副敎授、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兼研究員。
‧著有:《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灣革命僧林秋悟》等書,及政治、敎育評論集多册,並編有《台灣近代名人誌》(五册)、《二二八回憶集》等。

■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1993年3月,總141頁。

  淸廷領台的最後二十二年(一八七四~一八九五),是台灣自強運動的契機。台灣現代化的展開時間,雖然晚於中國內地,但因台灣物產豐饒,茶、糖、樟腦的外貿暢旺,加上島民之民智早開於內地,反而加速了現代化的推展。
  本書具體呈現淸廷領台末期,劉銘傳、邵友濂先後主持新政,興利除弊、革故鼎新的不同措施,及淸廷保守消極的理台心態,致使淸代台灣的自強運動功敗垂成的整個過程。對於理解日本據台的現代化建設基礎,本書也提供了淸晰而完整的描述。

許雪姬
‧一九五三年生,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人。
‧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著有:《淸代台灣的綠營》和《龍井林家的歷史》,目前從事中部地區傳統民宅的研究。

■戴寶村,帝國的入侵--牡丹社事件,1993年3月,總114頁。

  一八七四年,亞洲崛起的新勢力──日本,藉保民之名而出兵台灣,爆發牡丹社事件,此一事件刺激淸廷調整治台政策,由為防內亂而治(制)台,調整為防外患而治理台灣。日本則是以此作為南進的試探,藉牡丹社事件逐步併吞琉球,二十年後,更藉馬關條約取得台灣作為殖民地,改寫了近百年的台灣歷史命運。

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生,台北縣三芝鄉(小鷄籠)人。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教於中央大學。
‧著有:《淸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台中港開發史》、《近代台灣港口市鎭之發展──淸末至日據時期》(博士論文)、《三芝鄉志》等書及台灣研究、歷史敎學論文多種。

■林滿紅,四百年來的兩岸分合--一個經貿史的回顧,1994年3月,總158頁。

  貿易,表面上只是商品的往返,實質上,貿易的對象與貿易品的內容會影響生活方式的演變,尤其臺灣這樣一個高度貿易取向的社會,所受的影響更為深遠。本書分十七世紀、淸初、淸末、日治時代、戰後幾個階段,分述兩岸經貿關係的分合,再指出由此影響下的兩岸生活方式之異同。
  臺灣資本,如何在二次大戰結束以前,相對大陸、英、美、日本等資本而崛起於兩岸經貿關係之中,本書也加以剖析。
  在臺灣正以先進技術、雄厚資本回流大陸的今天,回顧兩岸經貿發展的歷史長流,對推進未來兩岸的明智互動關係將有助益。

林滿紅
‧一九五一年生,臺中縣霧峰鄉萊園村人。
‧分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及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與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與師大歷史系、所敎授。
‧著有:《茶、糖、樟腦業與晚淸臺灣》一書,〈淸末社會流行吸食鴉片研究〉和〈世界經濟、嘉道銀荒與經濟思潮(英文稿)〉兩本博士論文,及中、英文論文三十八篇。目前在臺灣史方面正進行「日治時期往來兩岸的臺商」之研究及「戰後臺灣經濟檔案」之調査。